搜索
搜索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子公司动态
【青年展担当】② 伟徽新材碳氮化钛升级项目青年突击队 | 青年力量打造“核心材料”
【青年展担当】②
  开栏语:习近平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青年展担当”系列报道聚焦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及各子公司的优秀青年及青年集体的典型事迹,展现新时代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为攻克高端材料应用中的关键难题,推动碳氮化钛材料性能迈向更高标准,伟徽新材于近日正式启动碳氮化钛升级项目,并组建青年突击队,围绕“技术攻关、工艺优化和批产准备”三大核心工作,展开系统性推进。

  碳氮化钛作为先进陶瓷材料,在耐磨性、抗氧化性和高温稳定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装备和高端制造领域。此次升级项目的目标是在原有材料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致密度与厚膜沉积质量,解决复杂工况下的晶界不稳定、沉积层剥离等工程难题。

  与以往项目相比,此次任务技术难度更高,生产节奏更紧。团队面临三大主要挑战:一是材料厚度超过以往型号,结构均匀性控制要求显著提高;二是多批次试验反馈表明,现有参数窗口狭窄,工艺稳定性有待提升;三是客户需求增长迅速,研发与试产时间十分有限。

  在项目管理部门统筹下,青年突击队迅速集结,实行“周例会+日跟进”的模式,强化计划执行与问题响应效率。团队成员来自设计、制造、测试、质量等多个岗位,年轻、敢拼、执行力强,正在围绕原材料筛选、工艺路径验证、设备适配性等展开分阶段试验与复核工作。

  在伟徽新材突击队中,成员们各展风采,共同为团队目标拼搏奋进。



  队长袁佳明,年仅28岁,身为团支部书记,肩负重任。他统筹突击队整体工作,推进各项任务,协调技术对接、资料申报等工作,并负责督导工作进度。同时,积极引领青年员工思想建设,营造团结氛围。他注重“团队管理+目标导向”,推行高效执行模式,挖掘队员潜力,带头攻克难题,秉持“以奋斗为荣、以责任为本”的理念,激励青年担当作为。



  26岁的刘博是化验员,负责项目样品理化性能检测与数据分析,为方案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他工作严谨细致,坚守“数据说话、质量为先”原则,以科学方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面对高强度任务稳定输出,承担关键测试。



  肖吾恩和陈前锦是刚满22岁的操作员,突击队里最年轻的他们承担一线设备操作与生产流程维护,配合关键步骤,保障系统运行。他们积极主动、执行力强,秉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现场处理异常冷静果断,擅长协作,乐于学习,挑战高难度任务。



  唯一的女队员沈婧林负责工艺流程辅助操作等工作,是技术与生产的枢纽。她工作细腻、沟通能力强,在团队中起到润滑统筹作用,面对压力耐心坚韧,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信“认真做事、优雅应对、用心成长”,用行动证明性别不是限制。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着突击队的精彩篇章。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方案论证与部分小试批次试验,相关设备正在同步调试优化。后续,突击队将聚焦以下三项核心目标:一是突破高厚度沉积结构的致密性瓶颈,提升材料整体稳定性;二是建立适用于多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烧结流程;三是实现从小试到中试的平稳过渡,确保具备批产可行性。

  虽然任务繁重、进度紧迫,但突击队成员普遍表示:“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退缩。”他们以饱满的干劲和踏实的作风,主动加班加点、精益求精,用行动践行“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青春承诺。

  碳氮化钛升级项目的成功,将为公司后续多个高端应用项目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提升核心材料自主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伟徽新材碳氮化钛升级项目青年突击队虽刚组建,但其展现出的责任感与战斗力,正是伟徽材料不断突破、持续前行的缩影。
查看详情
  开栏语:习近平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青年展担当”系列报道聚焦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及各子公司的优秀青年及青年集体的典型事迹,展现新时代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为攻克高端材料应用中的关键难题,推动碳氮化钛材料性能迈向更高标准,伟徽新材于近日正式启动碳氮化钛升级项目,并组建青年突击队,围绕“技术攻关、工艺优化和批产准备”三大核心工作,展开系统性推进。

  碳氮化钛作为先进陶瓷材料,在耐磨性、抗氧化性和高温稳定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装备和高端制造领域。此次升级项目的目标是在原有材料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致密度与厚膜沉积质量,解决复杂工况下的晶界不稳定、沉积层剥离等工程难题。

  与以往项目相比,此次任务技术难度更高,生产节奏更紧。团队面临三大主要挑战:一是材料厚度超过以往型号,结构均匀性控制要求显著提高;二是多批次试验反馈表明,现有参数窗口狭窄,工艺稳定性有待提升;三是客户需求增长迅速,研发与试产时间十分有限。

  在项目管理部门统筹下,青年突击队迅速集结,实行“周例会+日跟进”的模式,强化计划执行与问题响应效率。团队成员来自设计、制造、测试、质量等多个岗位,年轻、敢拼、执行力强,正在围绕原材料筛选、工艺路径验证、设备适配性等展开分阶段试验与复核工作。

  在伟徽新材突击队中,成员们各展风采,共同为团队目标拼搏奋进。



  队长袁佳明,年仅28岁,身为团支部书记,肩负重任。他统筹突击队整体工作,推进各项任务,协调技术对接、资料申报等工作,并负责督导工作进度。同时,积极引领青年员工思想建设,营造团结氛围。他注重“团队管理+目标导向”,推行高效执行模式,挖掘队员潜力,带头攻克难题,秉持“以奋斗为荣、以责任为本”的理念,激励青年担当作为。



  26岁的刘博是化验员,负责项目样品理化性能检测与数据分析,为方案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他工作严谨细致,坚守“数据说话、质量为先”原则,以科学方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面对高强度任务稳定输出,承担关键测试。



  肖吾恩和陈前锦是刚满22岁的操作员,突击队里最年轻的他们承担一线设备操作与生产流程维护,配合关键步骤,保障系统运行。他们积极主动、执行力强,秉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现场处理异常冷静果断,擅长协作,乐于学习,挑战高难度任务。



  唯一的女队员沈婧林负责工艺流程辅助操作等工作,是技术与生产的枢纽。她工作细腻、沟通能力强,在团队中起到润滑统筹作用,面对压力耐心坚韧,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信“认真做事、优雅应对、用心成长”,用行动证明性别不是限制。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着突击队的精彩篇章。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方案论证与部分小试批次试验,相关设备正在同步调试优化。后续,突击队将聚焦以下三项核心目标:一是突破高厚度沉积结构的致密性瓶颈,提升材料整体稳定性;二是建立适用于多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烧结流程;三是实现从小试到中试的平稳过渡,确保具备批产可行性。

  虽然任务繁重、进度紧迫,但突击队成员普遍表示:“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退缩。”他们以饱满的干劲和踏实的作风,主动加班加点、精益求精,用行动践行“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青春承诺。

  碳氮化钛升级项目的成功,将为公司后续多个高端应用项目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提升核心材料自主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伟徽新材碳氮化钛升级项目青年突击队虽刚组建,但其展现出的责任感与战斗力,正是伟徽材料不断突破、持续前行的缩影。
【国企工匠】① 张全松 | 怀揣匠心 坚守匠风 提升匠艺
【国企工匠】①
  在湖南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设备运维室里,有一位身影总是格外忙碌,他就是中共党员、电气自控工程师、电工高级技师张全松同志。作为“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品牌的践行者和湖南省国有企业第二届“百名工匠传薪火”活动“国企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他怀揣匠心、提升匠艺、坚守匠风,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工匠精神注入设备运维的每一个环节,带领团队书写着硬质合金设备运维的新篇章。



 不忘初心,践行党员先锋担当

 胸前的党徽,始终指引着张全松同志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作为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把“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融入设备运维的每个细节。在麓谷基地产业化项目建设关键时期,多种多样且复杂的高端进口设备安装调试和基地建设任务同时压来,他毅然选择吃住在安装现场,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质量的细节。

 “设备是战士手中的枪,运维就是打胜仗的保障。”这是张全松同志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2024年寒冬深夜,某重要客户订单的核心设备突发故障,情况十万火急,接到消息后,张全松迅速带领团队奔赴车间。在车间里,他们连续奋战 10余小时,与时间赛跑。当晨曦穿透结霜的玻璃,由设备成功启动运行所带来的喜悦,与第一缕阳光一同到来,这不仅意味着产线恢复正常生产,更确保了某新型盾构机设备材料能够如期交付,守护了企业的信誉与承诺。



 精益求精,以创新攀登技术高峰

 打开张全松同志的电脑,入司十余年以来积累的20多万字设备运维档案跃然眼前,这些档案记录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升级的每一步进步的轨迹。他始终坚持: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

 破冰:

 行业普遍受困的球磨机温度波动的难题,在张全松同志手中迎来了转机。他带领攻关团队,不辞辛劳地采集5000余组温度数据,经过无数次分析与尝试,终于成功研发出球磨机筒体温度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球磨机筒体温度精准控制。该项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蝶变:

  2011年公司引进德国压力烧结炉时,全英文维保手册成为张全松同志眼前的“拦路虎”。他创造了独特的工作学习法:早上翻查英文辞典、中午请教外籍专家、晚上绘制电路图纸。凭借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他攻克了多项技术壁垒,顺利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和验收。在智能制造浪潮中,他主导完成的“配料智能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混合料工序工作效率,提高了回收辅料重复利用率和球磨机辅料添加量精准度,该系统被公司评为2024年度创新成果三等奖。

   张全松同志服务公司十余年,开展了多项设备技术革新,这些革新项目的实施,为公司解决了设备难点和痛点。累计实施技术革新项目17项,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参与搭建的电子设备台账,为每台设备生成“数字身份证”。如今,设备运维人员只需通过手持PAD设备,任务清单和操作规范即刻推送至手中,设备保养及时率和关键设备完好率达到了100%。



  薪火相传,以担当培育技能新军

  在张全松同志的办公桌上,“三件传承信物”引人注目:上个世纪的老式万用表记录着技术迭代,泛黄的维修笔记承载着经验密码,而那座党员先锋模范岗牌,则昭示着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工匠精神首先是红色匠心的接续传承”,张全松同志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他创建了“三个一”工匠培育体系:每日班前微课堂、月度技术攻关、年度技能擂台,累计培养7名青年技术能手,在粉冶中心组织的技能比武中,一人获评一等奖,一人获评二等奖。

  星火燎原,以情怀照亮智造未来

  站在硬质合金产业向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潮头,党员“工匠”张全松同志用赤诚匠心诠释着初心与使命。他在2021、2024年荣获“中共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荣获“中共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和2023年荣获“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工作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及奖励。

  这位党员工匠以赤诚匠心诠释着:最精细的设备运维,始终源于为企业服务的初心原点。正是这份情怀,让张全松同志半百之年仍带领团队冲击新高度。他以十载光阴为翼,从传统工匠向数字先锋完成跨越,淬炼出新时代产业工匠的标杆典范。在复杂的数据曲线里,既有他对精度的执着,更蕴含着中国制造向智造跃迁的密码。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车间,张全松同志又带着新一代 “设备卫士” 踏上巡检之路。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工匠精神接力,更是制造强国的希望所在。未来,相信在张全松同志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工匠人才涌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查看详情
  在湖南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设备运维室里,有一位身影总是格外忙碌,他就是中共党员、电气自控工程师、电工高级技师张全松同志。作为“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品牌的践行者和湖南省国有企业第二届“百名工匠传薪火”活动“国企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他怀揣匠心、提升匠艺、坚守匠风,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工匠精神注入设备运维的每一个环节,带领团队书写着硬质合金设备运维的新篇章。



 不忘初心,践行党员先锋担当

 胸前的党徽,始终指引着张全松同志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作为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把“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融入设备运维的每个细节。在麓谷基地产业化项目建设关键时期,多种多样且复杂的高端进口设备安装调试和基地建设任务同时压来,他毅然选择吃住在安装现场,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质量的细节。

 “设备是战士手中的枪,运维就是打胜仗的保障。”这是张全松同志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2024年寒冬深夜,某重要客户订单的核心设备突发故障,情况十万火急,接到消息后,张全松迅速带领团队奔赴车间。在车间里,他们连续奋战 10余小时,与时间赛跑。当晨曦穿透结霜的玻璃,由设备成功启动运行所带来的喜悦,与第一缕阳光一同到来,这不仅意味着产线恢复正常生产,更确保了某新型盾构机设备材料能够如期交付,守护了企业的信誉与承诺。



 精益求精,以创新攀登技术高峰

 打开张全松同志的电脑,入司十余年以来积累的20多万字设备运维档案跃然眼前,这些档案记录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升级的每一步进步的轨迹。他始终坚持: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

 破冰:

 行业普遍受困的球磨机温度波动的难题,在张全松同志手中迎来了转机。他带领攻关团队,不辞辛劳地采集5000余组温度数据,经过无数次分析与尝试,终于成功研发出球磨机筒体温度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球磨机筒体温度精准控制。该项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蝶变:

  2011年公司引进德国压力烧结炉时,全英文维保手册成为张全松同志眼前的“拦路虎”。他创造了独特的工作学习法:早上翻查英文辞典、中午请教外籍专家、晚上绘制电路图纸。凭借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他攻克了多项技术壁垒,顺利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和验收。在智能制造浪潮中,他主导完成的“配料智能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混合料工序工作效率,提高了回收辅料重复利用率和球磨机辅料添加量精准度,该系统被公司评为2024年度创新成果三等奖。

   张全松同志服务公司十余年,开展了多项设备技术革新,这些革新项目的实施,为公司解决了设备难点和痛点。累计实施技术革新项目17项,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参与搭建的电子设备台账,为每台设备生成“数字身份证”。如今,设备运维人员只需通过手持PAD设备,任务清单和操作规范即刻推送至手中,设备保养及时率和关键设备完好率达到了100%。



  薪火相传,以担当培育技能新军

  在张全松同志的办公桌上,“三件传承信物”引人注目:上个世纪的老式万用表记录着技术迭代,泛黄的维修笔记承载着经验密码,而那座党员先锋模范岗牌,则昭示着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工匠精神首先是红色匠心的接续传承”,张全松同志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他创建了“三个一”工匠培育体系:每日班前微课堂、月度技术攻关、年度技能擂台,累计培养7名青年技术能手,在粉冶中心组织的技能比武中,一人获评一等奖,一人获评二等奖。

  星火燎原,以情怀照亮智造未来

  站在硬质合金产业向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潮头,党员“工匠”张全松同志用赤诚匠心诠释着初心与使命。他在2021、2024年荣获“中共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荣获“中共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和2023年荣获“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工作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及奖励。

  这位党员工匠以赤诚匠心诠释着:最精细的设备运维,始终源于为企业服务的初心原点。正是这份情怀,让张全松同志半百之年仍带领团队冲击新高度。他以十载光阴为翼,从传统工匠向数字先锋完成跨越,淬炼出新时代产业工匠的标杆典范。在复杂的数据曲线里,既有他对精度的执着,更蕴含着中国制造向智造跃迁的密码。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车间,张全松同志又带着新一代 “设备卫士” 踏上巡检之路。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工匠精神接力,更是制造强国的希望所在。未来,相信在张全松同志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工匠人才涌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3名同志荣获第二届湖南“国企工匠”荣誉
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3名同志荣获第二届湖南“国企工匠”荣誉
  6月20日,湖南省国资委组织开展了湖南省国有企业第二届“百名工匠传薪火”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了第二届湖南“国企工匠”名单,来自省属监管企业、中央在湘企业、市州国资委监管企业的100名工程技术人才和工匠技能人才被评为“国企工匠”。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航材事业部设计开发部航天室主任杨波、品质管理部检验室主任张日清及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数智管理部设备与运维室电气运维主任张全松三名同志获评该项荣誉。





  近年来,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高度重视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交流、攻克技术难题的平台,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技能过硬、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杨波、张日清、张全松为代表的先进典型立足岗位,深耕一线,恪尽职守,务实进取,以不懈的努力为公司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查看详情
  6月20日,湖南省国资委组织开展了湖南省国有企业第二届“百名工匠传薪火”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了第二届湖南“国企工匠”名单,来自省属监管企业、中央在湘企业、市州国资委监管企业的100名工程技术人才和工匠技能人才被评为“国企工匠”。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航材事业部设计开发部航天室主任杨波、品质管理部检验室主任张日清及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数智管理部设备与运维室电气运维主任张全松三名同志获评该项荣誉。





  近年来,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高度重视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交流、攻克技术难题的平台,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技能过硬、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杨波、张日清、张全松为代表的先进典型立足岗位,深耕一线,恪尽职守,务实进取,以不懈的努力为公司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党员先锋创佳绩 数字转型领风潮 | 记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IT与流程总监兼数智管理部部长张印
党员先锋创佳绩
 在传统制造业加速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一位扎根一线的党员先锋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湖南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IT与流程总监兼数智管理部部长张印同志。2024年,他带领团队在智能制造、流程优化和设备管理三个方面以“数字之笔”勾勒出智能工厂的崭新图景,用实干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破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工厂的跨越

 走进澳门24小时官方网站东方的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控制着AGV精准地配送物料,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不停地执行着生产动作,智慧看板实时跳动着生产经营数据......这一切的蝶变,始于张印同志为主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总工程师”,张印同志深知,传统制造业的突围必须依靠数字化革新。2024年底,他牵头上线“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MOM)”,将计划排程、生产执行、设备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工业物联网六大模块纳入数字化体系。平台运行四个月以来,稳定执行生产工单36484条,设备保养记录12098条,检验单22599条。“以前靠经验排产,现在靠数据说话。”生产计划员感慨道。

 更大的突破在于智能仓储与物流。张印同志带领团队引入自动化物流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库存布局,将仓储空间利用率提高2倍以上,仓库物资流转效率提升23%。曾经需要多人协作的搬运任务,如今只需扫码指令,AGV小车便能高效完成。“物料周转速度加快,人均生产效率提升40%。”事业部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革新:以“数智基因”重塑管理血脉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管理革命。”作为党员,张印同志始终将“破釜沉舟”的改革精神贯穿工作。

 在流程IT领域,他力推SAP-ERP系统深化应用,通过标准化业务流程,彻底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一次实物盘点中,系统显示某批次原料库存异常,张印同志连夜带队核查,最终解决账实差异。“数据精准了,决策才有底气。”财务总监对此赞不绝口。

 办公无纸化是他另一项“亮眼工程”。依托BPM平台,实现103条业务流程线上审批,上线一年时间,线上流程审批单据已达到49411 条。一名员工笑道:“以前找领导签字跑到腿酸,现在手机上一点就能搞定!”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印同志正在构建“数据驱动”运营机制,力争将公司经营指标分解至每个部门,通过自动取数生成动态看板。“目标清晰了,干劲更足了。”一名基层管理者坦言。

 守护:从“以修代保”到“预防式运维”

 设备管理曾是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的“痛点”,传统模式下,一般会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采取措施。张印同志提出:“与其事后抢修,不如事前保养维护。”他带领团队搭建电子设备台账,为每台设备生成“数字身份证”。如今,设备运维人员只需通过手持PAD设备,任务清单和操作规范即刻推送至手中,设备保养及时率达到了99%以上。设备管理系统上线后,设备故障响应时间大幅缩短,维修工单的后评价机制更是让设备维修投诉率也大大下降。“设备‘健康’了,生产更顺畅!”车间主任连连称赞。



 初心:一名党员的“数智情怀”

 “我是党员,必须冲在改革最前线。”在智能工厂建设的攻坚期,他组织党员进行全厂库存盘点,连续多天与大家工作至凌晨;为推进流程标准化,他亲自编制流程表单和流程图,组织培训宣贯会议数十次;面对技术创新,他组织成立“党员技术攻坚组”,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用数据说服质疑者。同事评价他:“有技术人的严谨,更有党员的热忱。”

 2024年,张印同志被授予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年度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表示做得还远远不够:“数字化转型没有终点,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将探索并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硬质合金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公司打造成为硬质合金行业‘人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查看详情
 在传统制造业加速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一位扎根一线的党员先锋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湖南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IT与流程总监兼数智管理部部长张印同志。2024年,他带领团队在智能制造、流程优化和设备管理三个方面以“数字之笔”勾勒出智能工厂的崭新图景,用实干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破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工厂的跨越

 走进澳门24小时官方网站东方的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控制着AGV精准地配送物料,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不停地执行着生产动作,智慧看板实时跳动着生产经营数据......这一切的蝶变,始于张印同志为主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总工程师”,张印同志深知,传统制造业的突围必须依靠数字化革新。2024年底,他牵头上线“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MOM)”,将计划排程、生产执行、设备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工业物联网六大模块纳入数字化体系。平台运行四个月以来,稳定执行生产工单36484条,设备保养记录12098条,检验单22599条。“以前靠经验排产,现在靠数据说话。”生产计划员感慨道。

 更大的突破在于智能仓储与物流。张印同志带领团队引入自动化物流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库存布局,将仓储空间利用率提高2倍以上,仓库物资流转效率提升23%。曾经需要多人协作的搬运任务,如今只需扫码指令,AGV小车便能高效完成。“物料周转速度加快,人均生产效率提升40%。”事业部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革新:以“数智基因”重塑管理血脉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管理革命。”作为党员,张印同志始终将“破釜沉舟”的改革精神贯穿工作。

 在流程IT领域,他力推SAP-ERP系统深化应用,通过标准化业务流程,彻底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一次实物盘点中,系统显示某批次原料库存异常,张印同志连夜带队核查,最终解决账实差异。“数据精准了,决策才有底气。”财务总监对此赞不绝口。

 办公无纸化是他另一项“亮眼工程”。依托BPM平台,实现103条业务流程线上审批,上线一年时间,线上流程审批单据已达到49411 条。一名员工笑道:“以前找领导签字跑到腿酸,现在手机上一点就能搞定!”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印同志正在构建“数据驱动”运营机制,力争将公司经营指标分解至每个部门,通过自动取数生成动态看板。“目标清晰了,干劲更足了。”一名基层管理者坦言。

 守护:从“以修代保”到“预防式运维”

 设备管理曾是澳门24小时官网东方的“痛点”,传统模式下,一般会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采取措施。张印同志提出:“与其事后抢修,不如事前保养维护。”他带领团队搭建电子设备台账,为每台设备生成“数字身份证”。如今,设备运维人员只需通过手持PAD设备,任务清单和操作规范即刻推送至手中,设备保养及时率达到了99%以上。设备管理系统上线后,设备故障响应时间大幅缩短,维修工单的后评价机制更是让设备维修投诉率也大大下降。“设备‘健康’了,生产更顺畅!”车间主任连连称赞。



 初心:一名党员的“数智情怀”

 “我是党员,必须冲在改革最前线。”在智能工厂建设的攻坚期,他组织党员进行全厂库存盘点,连续多天与大家工作至凌晨;为推进流程标准化,他亲自编制流程表单和流程图,组织培训宣贯会议数十次;面对技术创新,他组织成立“党员技术攻坚组”,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用数据说服质疑者。同事评价他:“有技术人的严谨,更有党员的热忱。”

 2024年,张印同志被授予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年度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表示做得还远远不够:“数字化转型没有终点,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将探索并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硬质合金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公司打造成为硬质合金行业‘人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深耕十二载铸就航空梦 匠心守初心书写报国情 ——记长沙鑫航机轮刹车有限公司工程师倪新微
深耕十二载铸就航空梦
 深夜的研究院空旷而静谧,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倪新微专注的脸上。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目光仍紧盯仿真数据中的微小波动——这是他为某新型机轮设计的第6次迭代方案。窗外星光渐隐,晨光微露,倪新微伸了伸懒腰,面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他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这样的场景,在倪新微12年的职业生涯中早已是常态。从青涩学子到机轮刹车领域的技术骨干,他用坚持与热爱,在航空报国的征途上刻下了一道道坚实的足迹。

 初心如磐:从“空白”中开辟道路

 2013年倪新微初入长沙鑫航,面对的不仅是某干线飞机前机轮项目的重任,更是机轮疲劳仿真领域的空白。没有现成的材料数据,没有成熟的分析流程,他像一名“拓荒者”,在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献中逐字比对,反复修正参数,常常伏案至深夜。同事常感叹他“钻牛角尖”,他却说:“数据差一丝,飞机安全就可能差千里。”最终,以他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建立起公司首个机轮疲劳仿真及裂纹扩展分析方法,为国产大飞机“骨骼”的可靠性装上了一把“安全锁”。

 攻坚克难:以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2016年,F13项目启动,这是公司首个直升机机轮项目。面对载荷高、体积小的严苛要求,倪新微大胆提出“对开式主机轮+喷射成型7055锻铝合金”的全新方案。试验阶段,刹车抱死、静力矩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他索性将行军床搬进测试中心,连续一周跟踪试验,记录上千组数据。装配现场经常可以看到他双手乌黑,亲自给机轮进行各种“手术”,在他心中,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的微小差别,他都如数家珍。经过不断改进与试验,项目顺利通过了各项测试验证,也让对方见识到公司的技术实力。项目成功后,某所专家感叹:“你们的技术,让国产直升机‘脚力’更稳了!”

 使命担当:在竞标场上捍卫尊严

 2022年的F31项目竞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甚至在试验现场故意发难。倪新微寸步不让,据理力争,连夜调取试验录像,用铁证驳斥质疑。20多天的实物PK,他白天协调试验,深夜修改方案,喉咙沙哑却目光如炬。当公司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时,他眼眶泛红:“这不仅是一场技术较量,更是鑫航航空人的尊严之战。”

 情怀致远:让国产机轮“飞”向世界

 在某支线飞机前机轮国产化攻关中,倪新微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关键零部件胀管胀芯研制紧急攻关。他带领团队对胀管胀芯进行6轮迭代,从材料配比到工艺参数,像雕琢艺术品般精益求精。面对一次次试验失败,他不屈不挠,长期驻守在制造车间,与机加工人一道校准机床精度、同工艺人员探讨优化方案。最终,完全自主的国产胀管胀芯符合稳定性、一致性要求,成本降低30%。参与评审的老师竖起大拇指:“这才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十二年如一日,倪新微的办公桌始终放着“航空报国”四个大字。如今,作为机轮结构室主任,他依然奋战在一线,带着年轻团队探索全电刹车等前沿领域。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笑道:“每当看见自己设计的机轮随飞机腾空、保飞机安稳着陆,就觉得所有的夜都没白熬。”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倪新微用十二载青春,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誓言熔铸成一个个翱翔蓝天的国产机轮,在浩瀚长空中,书写着一名普通工程师最炽热的报国情怀。
查看详情
 深夜的研究院空旷而静谧,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倪新微专注的脸上。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目光仍紧盯仿真数据中的微小波动——这是他为某新型机轮设计的第6次迭代方案。窗外星光渐隐,晨光微露,倪新微伸了伸懒腰,面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他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这样的场景,在倪新微12年的职业生涯中早已是常态。从青涩学子到机轮刹车领域的技术骨干,他用坚持与热爱,在航空报国的征途上刻下了一道道坚实的足迹。

 初心如磐:从“空白”中开辟道路

 2013年倪新微初入长沙鑫航,面对的不仅是某干线飞机前机轮项目的重任,更是机轮疲劳仿真领域的空白。没有现成的材料数据,没有成熟的分析流程,他像一名“拓荒者”,在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献中逐字比对,反复修正参数,常常伏案至深夜。同事常感叹他“钻牛角尖”,他却说:“数据差一丝,飞机安全就可能差千里。”最终,以他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建立起公司首个机轮疲劳仿真及裂纹扩展分析方法,为国产大飞机“骨骼”的可靠性装上了一把“安全锁”。

 攻坚克难:以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2016年,F13项目启动,这是公司首个直升机机轮项目。面对载荷高、体积小的严苛要求,倪新微大胆提出“对开式主机轮+喷射成型7055锻铝合金”的全新方案。试验阶段,刹车抱死、静力矩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他索性将行军床搬进测试中心,连续一周跟踪试验,记录上千组数据。装配现场经常可以看到他双手乌黑,亲自给机轮进行各种“手术”,在他心中,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的微小差别,他都如数家珍。经过不断改进与试验,项目顺利通过了各项测试验证,也让对方见识到公司的技术实力。项目成功后,某所专家感叹:“你们的技术,让国产直升机‘脚力’更稳了!”

 使命担当:在竞标场上捍卫尊严

 2022年的F31项目竞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甚至在试验现场故意发难。倪新微寸步不让,据理力争,连夜调取试验录像,用铁证驳斥质疑。20多天的实物PK,他白天协调试验,深夜修改方案,喉咙沙哑却目光如炬。当公司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时,他眼眶泛红:“这不仅是一场技术较量,更是鑫航航空人的尊严之战。”

 情怀致远:让国产机轮“飞”向世界

 在某支线飞机前机轮国产化攻关中,倪新微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关键零部件胀管胀芯研制紧急攻关。他带领团队对胀管胀芯进行6轮迭代,从材料配比到工艺参数,像雕琢艺术品般精益求精。面对一次次试验失败,他不屈不挠,长期驻守在制造车间,与机加工人一道校准机床精度、同工艺人员探讨优化方案。最终,完全自主的国产胀管胀芯符合稳定性、一致性要求,成本降低30%。参与评审的老师竖起大拇指:“这才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十二年如一日,倪新微的办公桌始终放着“航空报国”四个大字。如今,作为机轮结构室主任,他依然奋战在一线,带着年轻团队探索全电刹车等前沿领域。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笑道:“每当看见自己设计的机轮随飞机腾空、保飞机安稳着陆,就觉得所有的夜都没白熬。”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倪新微用十二载青春,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誓言熔铸成一个个翱翔蓝天的国产机轮,在浩瀚长空中,书写着一名普通工程师最炽热的报国情怀。
长沙伟徽获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 优秀企业
长沙伟徽获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
  11月8日-10日,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旗下全资子公司长沙伟徽高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伟徽”)参加了在河北邯郸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全国赛。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主办,大赛由地方赛、全国赛和专业赛组成。本次全国赛参赛的194家新材料行业企业是经过全国各地方赛区的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的,历经三天的半决赛和总决赛比拼,最终评比出了初创组和成长组获奖企业和优秀企业。长沙伟徽经过精心组织、积极筹备,凭借“硬质合金用超细碳化铬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评成长型优秀企业。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遵循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助力原则,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城”多向对接交流平台,发现优质企业和团队,发掘源头创新与早期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高新区、国家自创区建设,助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长沙伟徽自2001年6月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稀有金属化合物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为稀有金属二元或多元复式碳化物、碳氮化物,其产品性能和指标参数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打破了部分进口产品的垄断。长沙伟徽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是我国稀有金属碳化物行业领先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硬质合金添加剂行业的龙头企业。
查看详情
  11月8日-10日,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旗下全资子公司长沙伟徽高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伟徽”)参加了在河北邯郸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全国赛。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主办,大赛由地方赛、全国赛和专业赛组成。本次全国赛参赛的194家新材料行业企业是经过全国各地方赛区的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的,历经三天的半决赛和总决赛比拼,最终评比出了初创组和成长组获奖企业和优秀企业。长沙伟徽经过精心组织、积极筹备,凭借“硬质合金用超细碳化铬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评成长型优秀企业。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遵循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助力原则,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城”多向对接交流平台,发现优质企业和团队,发掘源头创新与早期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高新区、国家自创区建设,助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长沙伟徽自2001年6月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稀有金属化合物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为稀有金属二元或多元复式碳化物、碳氮化物,其产品性能和指标参数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打破了部分进口产品的垄断。长沙伟徽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是我国稀有金属碳化物行业领先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硬质合金添加剂行业的龙头企业。
上一页
1
2
3
二维码

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公众号

二维码

澳门24小时游戏登录入口订阅号

这是描述信息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雷锋大道346号

这是描述信息

业务咨询:0731-88122888

这是描述信息

投资者热线:0731-85302297

Baidu
sogou